根据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提出的教科室主任要履行好“科教融合‘七个一’ 工程”,归庄小学在学期初认真制定计划,坚持“科研融合”的基本原则,优化理念,创新方法,扎扎实实做好“七个一”工程,努力提升归庄小学教科研水平。下面就本学期的“七个一”工程作如下总结。
1.定好一份计划
期初根据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的要求,认真定好“七个一”计划、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各类课题学期研究工作计划等,旨在规划好本学期的工作目标与任务。
2.开展一次科研活动
2023年12月4日,太仓市沙溪镇归庄小学数学组开展了科教融合活动。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的倪夙敏老师来校指导。归庄小学数学组的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基于微项目学习的量感培养策略的研究”,本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议程。
(1)理论学习
归庄小学数学组的张晓航老师结合《小学数学“微项目学习组合”教学范式研究》、《实感·实操·实用:小学生量感培养的实践要点》、《新课标视角下的量感及其培养》三篇文章围绕“微项目学习的内涵”“量的分类”“量感的培养策略”等几方面为观课教师进行理论解读。为课堂观察奠定了基础。
(2)观察量表的解读与分工
观察量表由学校教科室和教导处与执教老师进行制定并不断打磨,然后有张晓航老师对观察量表的指标进行了解读与分工。
(3)课堂观察
归庄小学的周亦雯老师执教了《我们身体上的尺》一课。周老师围绕核心问题“如何估测小农夫萝卜地的长度和宽度”这一问题,引出了“身体尺”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了“一拃”“一庹”“一步”“一脚”等身体尺,并引导学生感知这些身体尺与1米的关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量感。观课老师们也深入课堂,贴近学生开展课堂观察,及时在量表中记录下师生的表现。
(4)教师说课
课后,周亦雯老师围绕本节课的设计思路进行了说课。周老师作为刚工作第二年的老师,初次参与科教融合活动,她表示收获很多,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她也将不断学习,将理论运用于课堂实践中去。
(5)分组议课
精彩的课堂展示后,听课老师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就自己的观察点和记录的课堂真实情况,展开了激烈的交流和讨论。老师们肯定了周老师执教过程中的有点,同时也指出了很多不足。
(6)代表发言
接着由数学组的张琪老师和刘思佳老师围绕观察点进行了发言,两位老师基于证据进行议课, 指出了周老师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的不足,比如在学生测量一庹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手并没有伸直、一步测量方法错误等等。
(7)专家指导
研训员倪夙敏老师对本次教科研训一体化基地校科教融合活动进行指导。首先,倪老师强调了科教融合的重要性,鼓励学校开展科教融合活动。其次,倪老师对于本节课也进行了解读,并对于老师们观课、议课的过程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科教融合课是学校教科研力量发展、教师素质提升的好抓手,相信学校在教科研训一体化理念的引领下,能够做的更优,更好,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3.读好一本书
本学期教科室组织了全校老师阅读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归庄小学青年教师共同体的青年教师们每月进行一次阅读活动。9月份,由许婷婷和周亦雯老师进行了“序章”的领读,并交流的自己的阅读心得,之后每个月老师们围绕“单元类作业”“跨学科作业”“制作类作业”“非正式作业”等等作业类型进行了领读并交流了自己的阅读心得。老师们也结合阅读体会进行了操作实践,设计了自己学科的多样性作业,取得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4.参与一个课题
本学期,作为教科室副主任,我配合学校团队积极推进苏州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延时服务超市”运行方略的实践研究》及太仓市十四五规划课题《项目化学习推动下“小农夫”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研究。此外,2个校本课题《学科融合视角下小学数学长周期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小农夫”课程下实施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 》。这两个课题分别申报了江苏教育学会的一般课题和太仓市十四五规划微型课题。12月份,《农村小学“延时服务超市”运行方略的实践研究》将进行中期汇报。
5.带好一个团队
作为教科室主任,青年教师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环。归庄小学青年教师共同体,每月进行一次读书沙龙活动,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科教融合”为理念,立足课堂,积极实践。一学期中,课题核心组老师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多位老师的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并发表。
6.做好一次讲座
2023年12月20日下午,教科室的张晓航老师在归庄小学青年教师共同体活动中进行了“学科单元备课”的讲座,张老师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通过“六年级数学总复习:式与方程单元备课”,详细向青年教师们介绍了“什么是单元备课”“单元备课的价值有哪些”“如何进行单元备课”,张老师从单元备课的准备,具体该设计几个课时等方面进行了说明。青年教师们也认真记录,表示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7.推荐一批成果
作为教科室副主任,总是尽心尽力地将老师的研究成果向上推荐,让老师的科研成果、学校的科研成果在区域乃至更广的范围发挥辐射作用。
据统计,我校教师的论文在省级杂志发表的有4篇。苏州市、太仓市获奖12篇。
本学期,教科室认真组织教师参与论文评选和投稿,做好相关活动的通知和督促,截至12月底,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其中,唐静芳老师的论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发表《新课程研究》,张琪老师的论文《将数学运算生活化、趣味化、实践化》发表于《科学大众·智慧教育》,杨贝老师的《延时服务背景下科学社团的管理策略》发表于《启迪·科教》,沈小奇老师的《转变育人方式,涵养政治认同》发表于《教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