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归庄小学“小农夫”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课程展示

作者: 时间:2023-06-30 点击数: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有一种可爱的小动物——春蚕与归庄小学的孩子们相遇了。归庄小学五年级的老师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方案,让孩子们体验了养殖春蚕,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实践研究,让孩子们全面认识了春蚕,对生命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孩子们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

了解春蚕

五年级的孩子们对跨学科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已经很有经验了,但这学期主题的诞生源于老师和孩子们的一个约定——2023年的春天,我们一起养蚕。寒意料峭,孩子们已经反复追问“老师,什么时候开始养蚕”。什么时候呢?孩子们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去了解春蚕的生长条件,孩子们也利用网络搜集蚕的相关资料。

语文老师还带着孩子们搜集了与春蚕有关的诗歌等文学作品,初步体会春蚕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以及文人对它们的情感。

遇见春蚕

  千呼万唤,千盼万盼,大家终于等来了稳定的气温,终于可以将蚕卵进行孵化了。看着小小的蚁蚕从蚕卵里钻出来,孩子们遇到了第一个问题——桑叶不足。大家集思广益,小组合作进行养蚕。

对于春蚕的饲养、观察一直都在持续,孩子们将给蚕采桑叶,写日记当成了生活日常,也因此发生了许多与蚕有关的故事。

春蚕生花

  一对蚕蛾可以产卵400个左右,为了让来年的春蚕养殖有计划,我们预留了一部分蚕茧后,开始了解蚕茧的多种妙用方法,并动手展开了实践。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为了感受“缫丝”的工艺,有些孩子制作了蚕丝扇,一把蚕丝扇需要10个左右的蚕茧完成,最短也需要3-4个小时。孩子们不仅收获了一把把精美的蚕丝扇,也真的体会到了“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蚕蛾在蚕茧中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变成蚕蛹。只要变成了蚕蛹,即使用人工的方法把蚕蛹取出来,蚕蛹也是可以存活变成蚕蛾的。我们把蚕茧变成了蚕丝皂。

这个春天,我们体验了饲养春蚕的活动,也体验了与同伴合作快乐,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劳动的教育。这个春天,我们观察了春蚕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蚕卵开始,又以蚕卵结束,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也想出了解决的方法,它们的生命之旅给我们的生命旅程增添了色彩。这个春天,因为春蚕变得更有意义,感恩春蚕!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镇归庄小学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归庄新村36号   联系电话:(0512)53293808 邮编:21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