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孔子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以礼治国、以礼服人,打造谦谦君子之国的思想已被中华民族传承了两千多年,中国也因此成为“礼仪之邦”。礼仪不仅是人们修养与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道德基础。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 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修养。除了致力于读书求学,还要有规范自己一言一行的能力。自己的修养得到完善,才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而良好的公共文明犹如清新的空气,会反过来使身居其中的我们得以更畅快地呼吸。
我们是学生,首要任务自然是学习,但讲文明,懂礼仪同样重要。在犯错误时说一声“对不起”;在得到帮助时说一声“谢谢”;在和他人告别时说一声"再见”;在路上遇到老师时道一句“老师好”,自觉处理自己所产生的垃圾,不给清洁阿姨和值日的同学增加负担;公共场合轻声细语;图书馆取书自觉放回书架……为了方便自己,让我们先学会尊重他人。
校园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争做文明好学生是我们每位同学的责任。然而,同学们是否注意到,校园中总是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现象,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印上几个污点:下课时总有一些刺耳的吵闹声,亦或是一句句脱口而出的脏话划破校园的宁静;中午排队取饭时总有几个同学随意奔跑扰乱有序的秩序用餐时大声喧哗,影响他人用餐;走在台阶上,总会出现几个零食包装、果皮腻腻的黏在地上,甚至还出现了有学生在楼道中的宣传标语、同学和老师的照片上乱涂乱画的的情况。
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文明的一切是由一个个小细节构成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刚刚我说的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恶”,造成的后果就是使我们的校园变得丑陋、肮脏。我们应当要制止其他同学不讲文明的行为。这些似乎让人不屑一顾的“小善”,可以互相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令我们的校园更加干净整洁。
在此,希望全体同学能做到以下几点:
1.不乱扔废纸、食品袋、果皮等,做好垃圾分类。
2.自觉维护校园环境,遇到废纸、食品袋等主动拾起来放入垃圾桶。
3.文明排队,文明用餐,文明待人,文明行走,做文明好学生。
每一份文明就是一份力量,无数文明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这种力量如破土的小苗,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萌发。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尽自己所能,一定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加洁净、美丽、文明的归小。
谢谢大家!